前言
在越南人的历史认知中,广东、广西长期被视为“丢失的故土”。
尤其是大越史记全书中将五岭比作“国之门户”,两广一旦失守便“国门洞开”。
这套叙事被不断复制进现代教材与舆论中,造成越南人心中对两广的执念日渐牢固。
然而,广东广西自秦始皇以来便纳入中原行政体系,中越稳固的边界从宋代起已逐渐清晰。
这种理所当然的现代国土却被部分越南舆论“错认”为他们的失地。
那么,越南人这场“失地梦”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主权错觉
越南主流史学与教育体系中,多以“百越族”、“南越国”为历史符号。
展开剩余87%而百越国大概就在今天的两广地区,因此越南认为他们和两广乃至整片岭南有“血缘联系”。
从15世纪开始,越南史官就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纳入本国叙事。
他们宣称五岭以北乃是越南原初疆域。
这种叙事形成后,后来逐渐被演绎为两广是“越南丢失的北部门户”
但事实是,秦始皇自公元前214年即设立桂林、南海、象郡。
其中象郡辖区包括现代广西与越南北部,是中原体系对岭南的最早统治形态。
随后南越国虽由赵佗建立,统辖两广与越南,但其核心政权坐落广州。
最重要的是,赵佗本人是中原汉族将领,南越国政权也从未真正脱离汉朝体制。
也就是说,南越国实际上是由汉人创建的一个边缘割据政权,附属性质明显。
若论正统性的话,汉族才是南越国的真正“主人”。
百越分布图
汉武帝攻灭南越过后,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自此红河三角洲成为汉朝直接管辖的区域。
直至唐代继续维持千余年的郡县制度。
例如,河内地区出土大量汉代印章、五铢钱币、青铜器等,皆佐证汉制深植当地。
而宋代之后,中越边界基本明确。
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其疆界与两广地区分离,双方再无行政或政治控制上的交集。
然而,越南教育通过对南越国“自主建制”的夸大,把两广视为被夺走的“故土”。
其历史叙事在越南被塑造为赵朝即越南朝代的前身。
但却忽略了其与中原的附庸关系及首都实设广州的事实。
这种选择性记忆成为“国门失守”的情绪源头。
这种选择性记忆,显然是错误的,不仅是对中国的不尊重和挑衅,更为中越关系埋下了祸根。
经济幻想
越南对两广的执念,不止基于历史情结,更深植于对现实经济与战略利益的渴望。
过去一些年里,有多位越南“专家”曾公开表示:
如果能够霸占广东广西,两广丰富资源和产业基础将使越南迅速跃升为世界强国。
当然,这种说法确实是正确的。
尤以广东为例,其2023年GDP达到13.57万亿元人民币,是越南全国GDP的近四倍。
广西虽然不如广东富有,但2024年GDP和越南相差无几。
这足以解释为何越南舆论频频将两广视为理想跳板,它们代表着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象征。
若越南真的霸占两广地区,确实能一跃成为亚洲小霸主。
但这显示是做梦。
别说霸占中国领土了,在未经中国同意的情况下,越南哪怕是动中国一捧土,那都是大事。
广州
除了直接的经济利益之外,越南想要霸占两广,还是为了工业发展。
越南近年来成为全球制造转移热点,劳动力成本低廉,出口额飙升。
然而其产业仍主要集中于低端组装与劳务加工,对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掌控力薄弱。
这与广东以高科技制造和创新驱动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越南试图模仿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路径,却缺乏高端产业基础与资源支撑。
于是幻想夺得两广即可复制模式。
广西工业虽较广东逊色,但其作为北部湾门户,连接东盟,是越南的重要出口和物流伙伴。
部分越南舆论也将其与幻想结合,认为“拥有广西可辐射东盟”,与中国竞争地缘优势。
但这种想法却显得极为脱离现实。
就算不提历史,单单从地理角度,就足以证明越南的幻想不可实现。
越南轻工业
实际上,广东与越南之间至少隔着广西或北部湾海域,二者并不接壤。
最近距离也在300多公里以上。
这使得越南所谓“广东本应是我们的”论调。
不仅毫无地理依据,还暴露出与现实边境划定的巨大裂痕。
更重要的是,中越双方通过多轮条约,早已明确了边界,两广地区的主权从未存在争议。
因此任何领土幻想都脱离法理基础与现实国际关系体系。
说实话,越南与其沉迷历史失地与幻想野心,不如专注于现实合作。
中越
目前,广西持续扩大与越南的贸易往来,已连续多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方贸易额近3000亿元人民币。
广东与越南的经济互动也显著增强。
粤港澳地区对越投资与出口,成为中越经贸合作的重要支撑。
在基础设施方面,智能口岸、高铁公路等项目不断推进。
此外,在北部湾经济圈框架下,双方在贸易、旅游、海洋资源方面构建互利合作体系。
这些现实合作才是真正推动双方互惠共赢的力量,而非领土幻想。
中越
结语
越南部分舆论中“失去两广”“国门失守”的叙事。
可以说,实为一种越南对历史的选择性解读与对现实的经济焦虑混合激发的幻想。
两广自秦汉以来便纳入中国版图,其现代边界与归属自宋代起已定论。
越南“占领两广即可成为强国”的主张缺乏历史依据、法理基础与现实可能性。
更多源于心理认同与国内政治操弄。
真正的中越关系应聚焦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与地区稳定。
两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与越南的合作潜力巨大,不是对抗的战场,而是合作的桥梁。
只有抛弃“不切实际”的领土幻想,专注经济发展与互利共赢,双方才能实现真正的地区共同繁荣。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